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论文 | 高凤翰铭唐“石林”龙岩砚鉴赏(范国华)
发布时间:2013-05-20浏览量:15604

此砚为端石制砚扳,长方形。砚长23.5厘米,宽15.3厘米,厚4.5厘米。砚面上部右侧刻有横向篆文“龙品上岩”四字,左侧上部靠近边缘处刻有竖向篆文“石林”二字;砚左侧隶书铭“龙德中正柔顺文明是谓元吉之祥文字之精后道人铭”。

因历史久远,此砚台有多处不同年份的崩缺,并有粘合。然无伤其风骨韵致,还是那么的高古清隽,不同凡响。砚台崩口缺残处和篆文“龙品上岩” 及“石林”字口均带有明显历经久远的传世包浆,似有千年有余。而铭文“龙德中正柔顺文明是谓元吉之祥文字之精   后道人铭    ”字口包浆与之比较新,但也似有二三百年之久。

古砚贵有铭文。砚铭如同一张特殊的身份证,真实地记录着每一方古砚传承的情景;因此,古砚一旦有铭,就会身价倍增。在现代,古砚已是十难见一,有铭文的古砚更是难寻,而这方越近千年醇透着文人气息的砚台更是难得一遇!

砚面铭篆字“龙岩上品”。说到龙岩,根据历代大量的砚著史志等文献记载,“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这清代记楠的《石隐砚谈》里所言,也就是说唐武德年间,即公元618~626年间始开采端溪石。清同光时人孙森于《砚辨》中,也具体说到龙岩的开坑年代:“龙岩,唐贞观时初取砚处。” 我国最早的第一部端砚专著,宋人叶樾的《端溪砚谱》述:“自上岩转山之背曰龙岩,龙岩为唐人取砚之所。后下岩得石胜龙岩,龙岩不复取。”清乾嘉时人朱栋《砚小史》载:“唐宋古砚坑共有十余品,最老者曰龙岩,曰汲绠,曰黄圃。龙岩最佳。到了宋代端砚石材续有开采,然唐代龙岩已难有发现,便从下岩取石” 可见龙岩是端砚最早开采于唐初早期的,也是影响最大的第一个名坑。在唐代端砚采石的名坑主要有两个:龙岩与下岩。而初唐时的砚坑称为龙岩。本砚从赋予此砚“龙岩上品”看,我们不能不断定此砚应为一方极其珍贵的唐代上品龙岩端砚!

再说篆字铭文“石林”。这里说一个史实,两千多年前,屈原因政患脱下三闾大夫朝服,蜕变为爱国诗人时,在他著名的长诗《天问》中问:“焉有石林?” 终于在一千多年后的唐代一位贬官文学家那里得到了回响,他就是著名的诗人柳宗元。他在《天对》中作了回答:“石林不胡?往视西极。”两位大家因仕途多舛而 遭贬,但终未贬云南,更未去过石林,却能跨越时空问答。真叫人感叹不已!尽管他俩终未为石林再费过太多笔墨,但也可见石林在当时文人墨客中是有所耳闻并萦 绕于心的。在这我们已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柳宗元如此回答的根据到底是什么!我们只要明白,这种应答,是身披人世风雨,独立于山川江河,以自己尚有余温的胸膛 感怀天苍野茫后的对应!更是以自己孤寂的心灵,独自融开顽石愚水后的酬唱!他们同万物取得了沟通,人化的自然产生了,一篇篇文章问世了。

这方刻着篆文“石林”的砚台又何尝不是在这种同样情境下产生的吗?看这方砚台莽莽苍苍,如一片林海,蔚为壮观。忽尔似石峰攒聚,忽尔如剑戟排 空,不也幻化一片石林吗?作者何尝不是和同时代的柳宗元一样,对一千年前三闾大夫屈原长诗《天问》中“焉有石林?”的千古发问而萦绕于怀!但他却在一方砚 中作出了应答!奇乎!妙乎!能乎!逸乎!

此砚台从整体上观之,质朴浑厚、简朴大方、观之自然大气,绝没有表面的华燥、怪异。其古拙而厚,重简朴大方的造型,无疑是拓宽砚艺历史的一个亮点。 唐 于端砚中很少见出土或传世实物的,尤其平板端砚更是绝无仅有,少之又少。并且从现存的唐代砚看,唐代砚台大都素朴无纹的。就是同为唐代的石砚,曾被柳公权 推重“蓄砚为青州第一”的山东青州红丝石砚,也不是素朴无纹的。唐端砚的纹饰,与同时代别的砚种比较显得素朴无纹。这在唐代似乎是另树一帜,另辟蹊径的。 这也许是因为端砚于唐初问世之时,中国石砚的砚雕艺术不但早已成熟,且以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石砚造型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端砚作为中国石砚新崛 起的一个砚种,一方面承载着中国石砚乃至中国砚台的大时代的风格与特征,遵循着大时代的审美取向和演变,生产出箕形砚和石渠砚等。另一方面也力求突显自己 砚种的个性和特色,追求在大时代风格之下的脱颖而出。而端砚卓异的石质、丰富的石品,为此要载起这种突破的尝试。破天下之至巧“拙”,归真返璞,不事雕 饰,却深藏玄机。而端砚独显不群,深得大唐的优美、雄浑与大气。唐端砚的不事雕饰更彰显其独步天下的发墨功能,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和升华了“器以用为 功”于石砚范畴的真正意义,即后来米芾所说的砚之用“石理发墨为上”。为端砚入宋之后稳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奠定了最为坚实不可替代的基础。所以说在唐代 出现不事雕饰的平板端砚在理论上是行的通的。更何况还是这么好的上品端砚砚材!里面的韵品似传说中的“石林”这么高妙难得!更况是在当时应是皇庭之物古老 坑端砚龙岩!这说明唐代的一些文人雅士在碰到上好的砚品也是不忍下手多加雕饰的!此外它无论在石质的优良,石品的内蕴丰富等,也不像现在人们普遍见到的那 样想当然,它看似平凡,但却有一种不可言谕的美质!实为巧借天工之代表作品!

多少年来,端砚就有“巧夺天工”之说,这里的“巧夺天工”并不单指雕工的精工细雕,而是指石之富含韵趣的自然形态。 “天工”是自然之造化,可“借”而不 可“夺”,自然之美在于发现和巧用。而此砚除刻有几个篆字外无一雕饰,我想或许这与古代遵循“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佩”有关。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 也。视之意境,则随天、地、人而异,志趣不高,无以言意境。这类作品往往能给予人以共鸣和联想,清新中带有书卷气。

人谓:“其砚品如人品” 当如此也!虽然我们已无法考察此制砚者到底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当是文化底蕴深厚,又有隐士的优雅气质,又具诗人的浪漫情怀和丰富想象力。观其字体篆 文功力深厚具有高古气息,又与砚石浑然一体,具大家风范,非一般刻铭者可比。文字的布局也体现了大巧若拙的设计精巧,可见撰文者对于此砚也是“用心良苦, 惨淡经营”!没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和修养很难做到的!在他赋予此砚是“龙品上岩”,此砚台好像“石林”,留下几个清劲的篆字后,就没再留下他的名字和有关个 人的片甲信息,也许古人在砚中甚少加铭,一旦加铭者必有源由,铭者必有故;或许他认为这就够了!他是谁呢?柳宗元?李阳冰?不过从字的端庄字貌看!像是柳 公权!他书法好且嗜砚成癖,收了很多而且还懂砚识砚!并著有一直流传至今的《论砚》一书,书中将端砚列为名砚之首,甚至表示“非端不砚”。还在砚论中称:“端溪石,为砚最妙”。舍他还会有谁?还有就是后来的高风翰,作为一个大家里手,是完全有能力刻写出古极如此的古篆的!而且从侧铭来看,极像高风翰!此时 真是有点宝砚在手,前贤难觅;前贤虽难觅,却留给我们以遐想的空间。我们不得不去追思!他到底是谁?!

如仔细研究该砚隶书的特点,有清隶的艺术特点和魅力,极具表现力和富有个人风格。清代以正、草、篆籀入隶,动、静相整合的隶书面貌,可渭空前,充分展示了 清隶“放意自得”和“心手达情”的时代特色,从而使清隶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的张力都得到了显著加强.构成了隶书发展史上一座令人瞩目的高峰。清代隶 书“直接汉人”(杨守敬句),贯穿于有清三百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典册告诉人们,在清一代擅长隶书的名家达500人之多,可谓名家辈出,风格多样。但 500人中,爱砚懂砚痴砚,富有藏砚又能刻砚的人就不多了,再综合砚侧铭生拙苦涩、真率自然的隶书风格,所署铭“石道人”,不是高风翰又能是谁呢?!

欣慰的是这方砚台度过了漫漫历史长河,辗转流离一千年后才到了这位高人手中! 这也许是缘分!此类神逸清远之品也只有让真正懂得的它的人遇上和实有!这无疑也为它的流传有序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

高凤翰这位清代经历康、雍、乾三朝盛世的著名书画家、诗人、篆刻家,同时也是一位砚台收藏家,一生痴迷藏砚、铬砚。对于砚的艺术成就也不同凡响。这位砚痴 每当遇到佳品,他必定想方设法得到它,这方古风悠然一望即有淡穆静雅之美的砚台他岂能放过!他藏砚达一千多方,从中挑选出一部分精品,自己亲手题写砚铭, 雕刻,拓图,还仿照《史记》的体例作表、书、本纪、世家、列传,汇集成《砚史》四大册,并在卷首亲自题写了“墨乡开国”四个隶书大字,表达了他陶醉得意的 心情。在册中有四种书体,图文并茂,是集金石、书画、诗文为一体的艺术珍品。其《砚史》中藏其砚拓片有一百六十余片,传世砚更少。这方的发现无疑为研究高 风翰又增添了一份宝贵的史料价值。此砚中高风翰的署名“石道人” 并不常用!雍正六年,高凤翰被派任歙县县丞,其间他结识了其时任六安太守的卢雅雨(山东德州人),并结下牛死之交。后两人因罪名“结党营私”遭到诬陷而被 罢了官,此案一直拖到乾隆四年才算完结。从此,高凤翰的仕途经历也就结束,他那年轻时代为之努力,追求的修、齐、治、平的宏图大志遭到毁灭性打击。在这个 案子中,由于高风翰在狱中受到的摧残,致使他右臂痹废。命运多舛的高凤翰一生被人两次诬告,越被诬陷越是不服气,越被诬陷态度越硬,也许是这样因而他才有 了自号“石之农”、“石头老子” 、“石道人”等。从署名“石道人”看,他刻此铭文时应不早于乾隆四年,即(1739年),也就是高凤翰56岁后。至此我们不难想象,一生引砚为友、为豪的 老人,在这种境况中,最想做的事恐怕是欣赏与雕刻他收藏创作的一方方砚台,借以自娱。正所谓“石不能言最可人!”

此砚值得研究的还有砚左侧高风翰刻的铭文,他把铭刻在砚台左侧,分竖向两行,刻铭章法合度,可见高风翰不愧是大家里手!因为平板砚,背是不能刻铭的,这是 古人的一忌,其一像碑铭一样,其二古人刻字也是为了留后能观之,砚是实用之物,如刻铭必凹背,以勉使用中擦伤字迹。此砚铭文虽有缺损,但主要内容清晰,磨 损包浆自然,字体风貌与常见现存高风翰的刻铭一致,书风相符。拿砚铭对照高风翰的砚谱对照分析,其铭文字体的写法和神韵均与流传下来的真迹相吻合。文字镌 刻看似率性随意,但用刀遒劲质朴浓厚。铿锵有力的字体潇洒淋漓显为亲刀所为!为高风翰的遗物无假!其古拙而厚,率意无华字体与砚石浑然一体,具大家风范, 除高风翰外一般人是不能为之的! 铭文内容隽永,富含哲理。寥寥数字显示了高风翰老人滔略的胸怀和丰厚的学养,尤其他心怀天下的人文精神更值一说。

【铭文内容】“龙德中正柔顺文明是谓元吉之祥文字之精后道人铭”

【初步解读】高凤翰铭文的大意是“君子之德应合乎中道,持正不偏。言必信,行必果。有功于社会而不居功自傲,应上善有德,使德性更博大,用以感化世人。如此才能够平安祥和,以至国家安宁 、人民和谐、个人顺畅。这样文化艺术精深广博也随之繁盛发达。”

注:龙德中正

我们现在使用的道德这一语词,在《周易》中简称为“德”,常与“天”、“龙”、“君”等词连在一起,组成“天德”、“龙德”、“君德”等概念。孔子言:“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在这里孔子认为“龙德”即“君子之德”, “龙”即“君”,其本质特征是“大”而“中正”;  尚中正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十分突出的。这种文化精神底蕴可简单的概括为八个字:合乎中道,持正不偏。换言之,龙德的精神,就是恪守中 正,不卑不亢,不信歪理邪说,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功高不傲,德隆而善,艰险面前不低头。任何时候,都能够自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有自己始终如一 的信念,有自己文明、礼貌、中正不偏的风度与精神;说话真实守信,做事谨慎,防止邪心杂念而存留诚心等内容。

注:柔顺文明

这里要说到一幅落款道光五年的老对联,“正中宏化育,柔顺启文明”。还要说到《易经》这部经典当中《易·明夷》记载过的:“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 王以之”。这里的柔顺不是低顺地委曲求全,而是指谦虚的态度顺应善待。这里所揭示的“内文明”是“内在的文明”,是修身内求法中产生的“文”和“明”,是 内取诸于身的“文明”,是指修身内求所获得的内文明。也是“内圣外王”的文明,中国的文化,历来都是强调文明的关键是要实现每个人的内文明,通过修身而达 到自己的精气神内文明。如此“内文明”的产生,那就有上善,就具有德,就能柔顺,能够以柔制刚,能够顺应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规律而为人处事,就可以顺利度 过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这方砚台上刻此铭文,此砚的高贵品质和当年砚主人的宝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足见他对这方砚台的重视!如此厚爱把它似为怡心之物我想作为大家定自有他的道理。

近年来,收藏家们发现,出土的唐宋古砚普遍“千年金声化木声”,大多伤痕累累,有的砚体甚至自然剥落;而此砚穿越千年,砚随人事而沉浮,期间经历的故事肯 定很多,有如有专家看过所言此砚台受过火。通过砚台崩缺处包浆可以看出,此砚在高风翰刻铭以前可以说基本上完整无缺的,只是到了近代或许由于社会动荡 砚体才损坏严重,后人不得已才加以修补粘接。尽管砚体有所损缺,但通体气势基本完存。古砚传世千年之久经历多多,如此已经很不容易了!宝砚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