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论文 | “破”砚不破 (范国华)
发布时间:2013-08-01浏览量:19558

这是一方歙石砚台,块头不大,刻工也一般。 它没有独特的纹饰,没有独特的形制,也没有独特的铭记等等,更是无法考证出其留有的闺阁芳踪、名人偶迹、史事影痕。这些它都不沾边,它真是太普通了,普通的你真找不出可取的地方,这真是一方没有任何价值“破砚”!不光“普通”还“破”,它唯一让人想起的,就是砚堂的中心穿了个不小的洞。

但仔细观察,破洞是是磨墨形成的凹陷太深,砚底太薄,在后世的辗转流散中也许是被后人碰穿的。大体上可以看出这是一方古人磨穿砚堂的古砚,从砚台材料性质,和磨损程度来看,或许是应该是穷书生所使之砚,反正是学子的。历史上关于破砚的记载也有,如元代诗人萨都刺就有《破砚》诗:“巨璞何人凿,磨穿偶至今” 黄滔《隐居》有诗云:“纱帽隐囊谈旧事,断琴枯砚识前朝。”

这方常人眼里“破砚” 不是收藏各领域中都是常见的旧物残缺的现象。它的“美”不同于那断臂的维纳斯之残缺“美”,也不同于缺头的唐代石雕菩萨之“美”,它根本没有所谓的艺术魅力,不存在艺术上、工艺上的美感,也谈不上经济价值。但每当我看到它时,总有种感觉在牵引我,看到它时不忍离去,摸到它时久久不忍释手,不知不觉不知道在那个时候又隐隐想到了它,以致产生许多联想,我脑海中有一幅画,一位古人在寒灯下夜读时旁边就放着这么一方将近磨穿了破砚,另外还有句不知出处的两句唐诗“寒灯下砚枯,独影寂欲雪”  说的不也是这种情境吗?这种情境我很崇尚。过去穷书生是用不起好砚台的,这一方磨尽了的砚台不正是穷书生的精神写照吗?它能让我们看出使用者的清贫,也可以看出使用者的努力。清贫往往对想有成就的人来说,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美。古往今来书生大多时很穷的,起码在求学时,他们穷得没有任何欲望,只剩下清洁的思想和文字,穷得心如止水又不动声色,那是一种很高很美的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在我眼里,那样的人其实也是富有的人!像欧阳修在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更买不起笔墨纸砚,他的母亲用芦苇秆在地上写写画画,教他写字。《宋史·欧阳修传》是这样写他的:“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这个成语叫,画荻教子。和孟母三迁并成教子佳话。穷是不是造就了欧阳修的成就!穷也可以营造另一种境界!那种古典的苦学精神,那种读书人勤学苦读孜孜求知的情境,难道不美吗?!

所以这方磨尽了古砚,在我们这里倒是具备了一种异样的收藏价值,就因为它承载着那种古典的苦学精神。一方破砚也照样体现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因缘,可以这么说,古砚上的每一道刻痕,都能映照出古人的情致。这需要你静下心与砚面对面,用心端详体味感悟,就仿佛与古人静坐交流,久了,是能起思古之幽情的。

每当驻目那些斑剥陆离的所谓破砚时,总会有一种因历史嬗变、青山难挡的莫名感受,但无论你是否有这种感受,或者这样那样别样的感受,它还是它,不会有丝毫的改变,需要改变的只有我们,还是请善待任何一方我们手中和身边的古砚吧!无论他是如何“平” 、“破”、“残”,要知道每一方古砚都着记载着沧桑,承载着历史,那怕它再平!再破! 再残!一旦它走进了历史,都应该受到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