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田野考古的新发现,新石器晚期文化还可能因新的进展而有不同的认识与估计。有人认为,晋南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仍然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也有人认为它们属于历史时期的夏代文化,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也有相似的情况,认识的一致,还有待于更多的考古材料的发现。
其次,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很多,但它们年代早晚与延续时间长短并不一致。本文主要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为主,并兼及我国西南东南、东北、西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介绍时采用已确定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并兼及它们的地方类型。
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先民的重要聚居地区之一,在黄河流域分布着难以数计的古文化遗址,有些已经经过科学发掘,有些还只有调查材料。根据目前已知的材料,这些文化大致可以区分为早、中、晚三期。现选择有代表性遗址的陶器依次介绍如下:
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
1975、1977年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和河南新郑县裴李岗相继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经过科学发掘,出土了较原始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根据遗存的文化特征,命名为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或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同时代或同一类型的文化遗存,在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和山东等省也有发现,说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居民在黄河流域的分布十分广泛。据碳-14测定,这些遗址的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6000年,为我国目前黄河流域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年代较早的文化遗存。
这类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有以下一些特点:陶泥未经细致淘洗,陶片断面还发现有泥片贴敷的层理结构;胎质粗糙,皆手制;胎壁厚薄不匀,火候较低,般在700°—900℃之间,易破碎;陶色多呈红色或橙红色;陶器表面以素面为多,并有少量绳纹、篦纹、指甲纹与划纹等。这时的陶器器类少,形制比较单一,常见的陶器中,以砂质的深腹罐、泥质的小口壶圜底或三足缽和碗类器为多,并有一些鼎、瓮盘、豆、盂等。各地出土的陶器中,除有早、晚之分外,陶器的形制与花纹装饰还有地区差别。
磁山文化红陶三足钵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磁山文化的陶器,以敞口、深腹罐,小口、双耳罐,敞口、圜底缽或三足缽为主,并有一些平底盘、椭圆形盂、三足鼎、杯和靴形支架等。器表多饰绳纹与篦纹,并有划纹与波折纹,偶而也有简单的彩陶。
磁山文化灰陶深腹双耳罐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也以直口或敛口深腹罐,小口、双耳壶,敞口、圜底缽、三足缽和碗为主,部分双耳壶的底部有加圈足或三锥状足的,并有一些三足鼎和瓢形器。器表纹饰以篦纹与划纹较多,很少见绳纹。
裴李岗文化乳钉纹红陶鼎
河南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河南博物院
陕西西乡李家村华县老官台、元君庙、宝鸡北首岭和甘肃秦安大地湾等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的陶器,虽然也有深腹罐、圜底缽、三足缽和碗等器类,但小口壶却比较少见。陶罐的底部除为平底外,多加有三矮足,或口沿作锯齿状,另有小口瓮、杯和盂等。器表纹饰以划纹与绳纹居多,并有锥刺纹、附加堆纹与多少不等的彩陶。由于这些遗址出土的陶器形制与器表纹饰也不尽相同,所以有人分别称作“老官台文化”“大地湾一期文化”。山东滕县北辛村遗址出土陶器,时代也比较早。
以上列举的黄河中下游和附近地区的几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的陶器,制作工艺虽然还比较粗糙,但工艺水平已相当进步,因而它不应是我国最早的陶器。
来源: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